当前位置:首页 > 上海玮驰 > 动态资讯

天下武功,无快不破——MycoAlert 支原体快速检测系统

时间:2022-03-18 来源:上海玮驰仪器有限公司 阅读:1801

现实是这样的

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试验室中常见污染之一,保守估计常规细胞培养中有15~35%存在支原体污染[1]。

一被污染深似海,从此快乐是路人。

 

情况是这样的

支原体(Mycoplasma)是一类没有细胞壁、形状多变、能通过滤器的可独立生存的小原核微生物,大小为0.1~0.3μm,可以在培养基中自己生存,也可以与细胞共生或胞内寄生[2]。支原体的繁殖周期较短(1~9小时)[3],因此,一旦污染,支原体数量会快速增长,3~5天内能在培养基中达106CFU/mL。

支原体污染可能来自培养基、血清、操作人员、污染的操作环境、污染的细胞和水浴锅交叉污染等等,但是人源的污染概率大,数据表明80.6%的实验人员为支原体携带者[4]。进而影响细胞生长率、细胞形态、基因表达、细胞代谢和细胞活力。

支原体污染不易被察觉,因此定期检测和过程样品监测显得非常重要,如细胞库检测、生产用细胞检测、培养过程样品污染监测和检定用细胞检测,防患于未然,各个关键节点监控必不可少。

 

那能怎么办?

选用合适的方法,及时定期监测,重要节点把控,即可!

目前支原体检测方法大致分7种,主要根据支原体的特征,如培养基中能自由生活、个头小、形状多变、可附着到细胞上、有独立的遗传物质且A-T含量高、有特有的呼吸代谢系统、有独特的细胞组成等等来建立的检测方法[5]。

 

客观的讲,每个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,但目前主流检测方法是培养法、指示细胞法、NAT方法和生化法。几种方法特点对比如下:

 

大家对这几种方法并不陌生,其中生化法是基于支原体特有的酶进行支原体检测。活的支原体溶解后释放大量能力代谢相关酶,与底物反应促进ADP转化为ATP。通过荧光素酶法间接反应样品中添加底物前后ATP的变化,进而判断有无支原体污染和评估污染程度。

 

生化法支原体检测典型的特征是能检测活的支原体,检测时间短。因此很多企业将该方法用于常规细胞样品和培养过程样品快速检测,检测阳性样品可以借助更准确的方法进行确认,如培养法或者NAT方法。

 

MycoAlert支原体检测试剂盒,20分钟简单快速出结果。

 

目前行业内经典的生化法支原体检测试剂盒MycoAlertTM来自Lonza。

 

MycoAlert™支原体试剂盒搭配Lucetta™2支原体检测仪,可以对180多种支原体以及细胞培养物6大支原体污染进行快速、灵敏的污染筛查。通过对加入底物前(读值A)和加入底物后(读值B)发光变化,计算B/A比值来判断是否为支原体污染和评估污染程度大小[6]。

 

产品特点

  • 简单快速:20分钟拿到检测结果
  • 应用方便:细胞上清与试剂混合,两次读值,计算比值即可
  • 应用广泛:可检测所有常规的支原体和无胆甾原体的污染,适用于多种样品类型
  • 灵敏度佳:能达到50cfu/mL灵敏度,可有效避免假阴性结果
  • 多种选择:不同规格试剂盒可供选择
  • 整体方案:试剂盒中含有实验所需试剂,可以搭配Lucetta™2系统,方便使用

产品订购信息

品名

货号

规格

Lucetta™ 2 Luminometer

AAL-1002

1台

MycoAlert™ Mycoplasma Detection Kit
 

LT07-118

10 tests

LT07-218

25 tests

LT07-418

50 tests

LT07-318

100 tests

MycoAlert™ PLUS Mycoplasma Detection Kit

LT07-701

10 tests

LT07-703

25 tests

LT07-705

50 tests

LT07-710

100 tests

MycoAlertTM Assay Control Set

LT07-518

10 Tests

 

参考文献:

[1]Drexler HG and Uphoff CC., 2002. Mycoplasma contamination of cellcultures: Incidence, sources, effects, detection, elimination,prevention Cytotechnol 39: 23–38

[2]Rottem S., 2003. Interaction ofmycoplasmas with host cells.2003, Physiol Rev. 83(2): 417-432.

[3]Rottem S., 2002. Invasion of Mycoplasmas into and Fusion with HostCells. In: Razin S., Herrmann R. (eds) Molecular Biology andPathogenicity of Mycoplasmas. Springer, Boston, MA

[4]NikfarjamL, Farzaneh P., 2012.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of MycoplasmaContamination in Cell Culture. Cell J. 13(4):203-212

[5]加菲说检测|支原体检测方法(四)赛默飞生物工艺2020-06-23

[6]MycoAlert™ mycoplasma detection kit, Mycoplasma detectionassay-Instructions for use.

https://bioscience.lonza.com/lonza_bs/CH/en/download/product/asset/301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