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上海玮驰 > 动态资讯

破解CAR-T生产瓶颈?详解Lonza LV PRO密闭自动化方案(上)

时间:2025-09-10 来源:上海玮驰仪器有限公司 阅读:8

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细胞治疗研发的科研人员,我对电转染技术的迭代格外关注。Lonza的Nucleofector™技术几乎是这个领域的黄金标准,而他们最新发布的4D-Nucleofector® LV PRO模块,在我看来,绝非一次简单的升级,而是真正瞄准了细胞治疗产业化痛点的“精准进化”。

在深入分析之前,我们先明确一个核心痛点:对于基于LV(慢病毒)的CAR-T等细胞治疗产品,如何实现高效率、低毒性、且符合GMP规范的大规模生产,是迈向商业化最关键、也最昂贵的瓶颈之一。

传统的LV转导方法(如离心培养板中的spinoculation)存在诸多局限:病毒使用量大、效率不稳定、难以线性放大、工艺复杂且开放操作多。LV PRO模块的诞生,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。

一、 LV PRO模块的核心革新是什么?

简单来说,LV PRO是一个与4D-Nucleofector®系统配套的、专为慢病毒转导设计的一次性密闭耗材。它的革命性体现在三个方面:

1. 从“开放”到“全封闭”:贯穿始终的GMP合规性

* 传统方式: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开放操作,多次转移细胞和病毒液,不仅增加污染风险,也对操作人员有潜在暴露危险。

* LV PRO方式:它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系统。从细胞与病毒液的混合、到电转染程序的施加、再到最终的收获,所有步骤都在一个预灭菌的无菌流路中完成。这极大地降低了污染风险,简化了环境监控(C级甚至D级环境可能就足够),满足了监管部门对先进疗法制备工艺的严格要求。

2. 从“手动”到“自动化”:卓越的工艺可放大性与重复性

* 传统方式:严重依赖操作员技术,不同批次间差异大。从小规模研发(如24孔板)放大到临床生产规模是巨大的挑战。

* LV PRO方式:提供两种规格的耗材(LV 10⁷和LV 10⁸),分别对应1-2亿和10-20亿个细胞的处理量,无缝衔接从工艺开发到临床生产。其处理过程高度标准化,程序一键启动,确保了不同批次、不同地点、不同操作员之间结果的极高一致性和可重复性。这才是产业化的基石。

3. 从“低效”到“高效”:性能与成本的双优

* 极高转导效率:官方数据显示,在多种人原代T细胞中,其转导效率(通常 >80%)显著优于传统spinoculation方法。

* 大幅降低病毒用量:这是最直接的成本节省。LV PRO通过电刺激增强病毒与细胞的结合与内化,通常可减少50-80%的慢病毒用量。在慢病毒载体成本极其高昂的背景下,这一点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。

* 优异的细胞活力与功能:经过优化的电脉冲参数能在高效转导的同时,保持细胞的高活力,并且转导后的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扩增能力和治疗效果(如体内肿瘤清除能力)。